B5A
/3A}zGVQ
和平和安逸的环境下我思考问题好像大多都是从自身为出发点的,昨天去加油站看到“破八”“破九”的油价,我和所有开车一族一样表示愕然。仿佛被抢了钱但又不知是谁干的。这个点很微观,我不懂宏观经济,但举一反三,用成年人的思维稍微想想,就中国现在与世界千丝万缕的经济往来,加之中国经济体自身庞大和举足轻重的地位,受到的影响肯定不是我一个老百姓可以想象的。同样疫情的影响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个人本事再大真的不算什么,在人类面对疫情时同样不堪一击,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众志才能成城!我也突然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之前觉得跟我没啥关系的词。 TLvG
8q
8i>Ct9Nt
开始这样的思考让我觉得有不自量力的羞愧,警告自己“想多了”!但思路打开来,往往就信马由缰了。继续思考……突然我想到了我这样的转念除了对我的触动和改变,还能有什么意义?这时候着力于“母亲”这个角色的思考顺势而来。抚养孩子的大格局,要告诉他们“个人的理想与他人、集体、国家和人类的进步联系在一起才有意义”,不要局限于个人的得失和一隅之安“小家的幸福”。同样,也应觉察到我们养孩子也不能着眼于“养儿防老”的狭隘,要着眼于国家社会和他人。能为他人谋幸福相信孩子们得到的快乐和收获,要远大于考大学、找工作、挣钱这样只有自己的“小我”,实现“大我”要比“小我”更有意义和色彩。 Yl!w2bAR[
/#Yx3YYWr
lPsk9g1.
这样想来好像一切都豁然开朗,胸中有丘壑,何惧眼前的小风浪。跟随着孩子的成长,我目睹了一种几乎是通病的家长焦虑。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小学的小升初、中 考直至倍受关注的高考,无一不让妈妈们焦虑不安,甚至身心俱疲。后来我放松下来,但指导思想是“儿孙自有儿孙福”和生命应该各自精彩。但今日想来未免还是狭隘了。人是集体的一员,是社会的一份子,不可能独立存在,人生价值也不可能独立呈现。试想那些做出大贡献,或者倍受人民爱戴的人,大凡具有这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这样的使命感也大都与父母的影响有关,比如袁隆平、莫言谈到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人,都深深地感恩母亲。想到这里我不禁自惭形愧,但我能否给他们稍微突破“小我”的价值观呢,能否启发他们试着拓展视野,提升格局呢,至少要把他们带出到只有“自己”的境界。优秀的人首先是格局和思想上的不平凡,这也是传递给孩子最重要的信息。
|
一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