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4
掌握核心竞争力——兖矿集团南屯矿科技创新促发展纪实(9.9)
掌握核心竞争力 ——兖矿集团南屯矿科技创新促发展纪实 累计投入科研和技改资金2975.4万元,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00多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30多项科技成果获得集团公司以上奖励,其中获得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5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2项,山东省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8项……这是南屯矿短短两年间取得的丰硕科技成果。 近年来,随着煤炭采场深,薄厚煤层配采,通风系统复杂,生产接续紧张、现场条件恶劣、安全生产和成本控制压力大等诸多困难,这个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实施科技兴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正成为矿井转型发展的“源头活水”,在安全生产、节能环保、降本增效等方面为矿井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 掌握安全生产“核心科技” 这个矿结合自身实际,探索研究、创新实践,掌握了一套集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巷道支护、机电设备、防治水、瓦斯与自然发火等于一体、保障安全生产的“核心科技”。 他们率先在全国进行“煤矿全硐室紧急避险系统设计与示范”建设项目,在永久避难硐室率先应用液态二氧化碳降温装置、多种光纤传感器、煤矿光纤无源应急通信系统等多种新技术、新设备,建立低瓦斯矿井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构架,提高了矿井安全防护和抗灾能力,保障职工生命安全。进一步研究冲击地压工作面大变形巷道支护技术,系统、深入研究沿空顺槽支护技术及卸压技术的合理“对接”,确保九采区深部的安全高效开采。他们还针对35KV变电所供电特点,完成了“矿井不间断供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根据供电系统电源故障的特征,首次提出利用快速切换装置及稳控装置相配合的多级控制不间断供电技术,有效解决了全矿停电引起的重大安全问题。同时,这个矿通过对采空区漏风状况的分析,研究瓦斯和自然发火的防治技术,采取充填、惰化等多种技术手段,有效治理了大面积采空区,杜绝自燃及冲击灾害事故的发生。针对下组煤开采存在底板水突出的潜在威胁,有效获取下组煤开采防治水关键技术参数——底板破坏深度,提出可靠的防治水技术途径,为矿井安全开采提供有力保障。对矿井上下运输设备设施进行技术革新和优化改造,提高了辅助运输效率。 破译科技创新“效益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