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5
谁不爱自己的家之第九章: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谁不爱自己的家 第九章: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七岁回到家乡,我一直说的是普通话,可家乡的孩子们都说的是家乡话。我好像显得不伦不类。 家乡的大叔、大伯见到我,都会用家乡话问我:“瑞平,你吃了吗?你妈给你吃什么啦?” 我赶忙用普通话回答道:“吃了,吃了下挂面打鸡蛋。” 村里的孩子们都以此为笑话,用半普通话,学着我的样子,向我逗着玩,我当然并不往心里去。 我回家告诉母亲说:“他们都学我说话。” 母亲说:“你要慢慢学说家乡话,入乡随俗吗,当然普通话也不能丢。” 以后,我就慢慢学说家乡话,一年后,我居然能和他们交流了。慢慢的我就被家乡的孩子们给同化了,也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村孩子了。我每天和他们形影不离,一起玩,一起学习,一起回家。 农村孩子的课外娱乐活动可谓五花八门,花样繁多,别出心裁,丰富多彩。 课间间隙,时间短,又不能离得太远,他们也就只能玩一些“捉迷藏”、 “跳绳”、“踢毽子”、“丢沙包”等游戏。 我觉得还是最数“丢手绢”好玩了,几个孩子不分男女,围坐成一圈,都不能向后看,抽出一名同学,拿着手绢在圈外走着,谁也不知道手绢丢给了谁,等一圈走完后,如果手绢在你背后,你就输了,大家要罚你唱歌,不唱决不罢休。 我当时特别喜欢这个游戏,因为这个游戏是大家边唱边玩的,孩子们一边玩,一边唱着优美的歌。 “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身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这首歌每一个孩子都会唱。 还有一种游戏也很好玩,那就是“抓石子”。这种抓石子游戏所用的石子不是一般的石子,是经过打磨的,圆圆的多面体石子。玩法比较简单,但不好描述。因为多年不玩了,玩法已忘了,不过很有趣。这种游戏女孩子好玩,男孩子一般不爱玩。 什么“捉迷藏”呀、“跳绳”呀,“踢毽子”呀,“丢沙包”呀,城里孩子也会玩,就不说了。 放学后,村里孩子,还玩一种“滚铁环”的游戏,一个人玩,城里孩子一般可能没见过。就是把过去木桶上的桶箍,做铁环,也有用一根钢筋曲成圆环,接头必须焊接光滑。然后用铁丝曲一个U字型的长柄,把铁环托在U字口里,托着铁环往前走,我也特别喜欢玩这个游戏,玩起来,有时连吃饭都顾不上。 记得我们还过玩一种“打瓦钱钱”的游戏,所谓“瓦钱钱”,就是将废弃的瓦片,必须是有黑漆光亮的那一种,用石头或锤子打成圆形,直径大小不能太小,最好一寸左右,几个人每人出相同的个数,然后把那些瓦钱钱,按从大到小,摞起来,人多了,每人出一个就可以了,人少每人可出两个或三个。摞好后,以摞好的瓦钱钱为圆心画一个圆圈,这个圆圈直径大小一尺半到两尺不等。玩的时候在离圈十几步远的地方画一条横线,每人手里各持一块石板,这种石板也是经过精心打磨和挑选的,光滑且结实,先让一个人站在线上正面对着那一摞瓦钱钱,将自己手里的石板瞄准瓦钱钱扔出去,但必须不能将那摞瓦钱钱碰倒,每人这样投掷一次,最后看谁的石板离瓦钱钱近,谁就先打瓦钱钱,离得越远越最后打。正式打的时候,必须瞄准瓦钱钱,最好一次击中,看谁将瓦钱钱打倒并将其打出圈外,打出圈外的就是赢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