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2025 - 1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 2025 - 1 «»

存 档

日志文章


2013-05-24

回归新闻本源创新新闻报道

Z O9Z%v N  
中国新闻奖暨长江韬奋奖高端研讨会2010年11月下旬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文字、音像、新媒体三个小组,对第二十届中国新闻获奖作品进行了研讨。获奖代表在会上做主题性发言,来自新闻媒体及院校的专家学者对获奖作品进行了点评和总结。笔者参加了为期三天的会议,聆听了文字组九位获奖代表的发言,深深感到,在每年产生的数以千万条的新闻中,能够脱颖而出的新闻作品,确实都各有特点,正如一位获奖代表所言,“有幸获一等奖,有一定的偶然性……偶然中也有必然”。那么,这个必然性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新闻作品能够获得垂青?结合对本届中国新闻奖报纸(通讯社)消息、通讯类作品,特别是一等奖作品的内容分析,笔者认为,此次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体现了业界在新闻业务实践中回归新闻本源,创新新闻报道的不懈努力;体现了业界对“两个舆论场”统筹兼顾的孜孜探索。 j2cri%  
`*.?=6bqK  
  在日常语境中,创新与回归似乎是一对相互矛盾的词语。创新一般意味着否定传统,回归一般意味着肯定传统。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有着草灰绳线的轨迹。在很多时候,创新其实是对传统的螺旋式回归和上升。表现在新闻获奖作品中,就是重拾尊重新闻规律的传统,创新新闻报道。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中,尊重新闻规律是其亮点所在。早在1845年,马克思就写道:“要使报刊完成自己的使命,首先必须……承认它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版1卷397页)。当代中国领导人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在2002年就明确指出 “要尊重舆论宣传的规律,讲究舆论宣传的艺术,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水平和效果”。2008年,他更进一步指出:“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 &w&MS0*:8Y  
TkGZt+J  
  本次新闻获奖作品也正好体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笔者认为从以下三方面可以看出业界在新闻实践活动中的创新之处: WEm%&:  
O~mu b  
  寻求重大主题报道的突破点 2/ew-zcRo  
_+z[a  
  毫无疑问,重大主题报道在新闻奖的评选中往往是先声夺人的。梳理2009年中国发生的大事,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等当属人人都预见得到的大事件。如何表现这些大事件?获奖作品从自身媒体的特性出发,研究自己受众的特点,找到了突破点,显示出相当的独特性。以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的报道为例,解放军报《今天,我们豪迈受阅》、中国军网的《国庆大阅兵》,立足军队,视角独特;新华社则是高屋建瓴,集全社之力,以“中国曙光、中国道路、中国跨越”等为主题词,打造了一组具有历史纵横感的系列特稿《魅力中国》。据介绍,为准备这组报道,光是在图书馆扫描旧报纸的图片就有400多张,准备了2万多字的文字材料。人民日报署名任仲平的文章《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磅礴大气,一改人们对传统政论的刻板印象,把共和国六十年的历史放入中国近代百余年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复兴的执着梦想的坐标系中,用诗一样的语言为认识共和国历史提供了方法论。正如该评论的主创人员卢新宁所言,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党报评论要从政治宣传向政治传播转变。转变的关键就在于“创新话语体系和构建知识体系”。对于创新话语体系,她特别谈到了四个意识,即:选题上要有“执政意识”——“任仲平”的选题主要来自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和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观点上要有“约数意识”——党报的喉舌功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工具化宣传,而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在观点的交流与碰撞中达成共识,即“寻找最大公约数”;表达上要有“传播意识”——努力做到表达上的专业,面对日益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泛政治、泛道德的评论应该被更加专业精准的分析代替,给读者提供知识价值;论证上要有“说服意识”——评论的引导能力,在本质上是一种说服论述的技术和能力,要获得这种能力,需要同时兼有“理性分析”和“感性说服”。 |i5$t t:s  
r pwOS iW  
  她还非常强调党报评论知识体系的完善。她说,这四个意识的形成,都离不开完善的体系作支撑。如果构建更加符合传播规律的话语体系,体现的是舆论引导的能力,那么搭建更加符合传播要求的知识体系,增强党报政论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则体现的是舆论引导的实力。以这篇获奖的《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为例,就涉及哲学、历史、社会学、发展经济学、逻辑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知识。 ~YC+$Kwn)  
xs{5vWH5?  
  从这些获奖作品可以看出,重大主题报道也一反过去流行的“高举高打”的做法,而是变得越来越重视研究受众的接受心理。在采写编排中越来越尊重新闻传播的规律,特别是致力于重建主题报道的话语体系——居高临下的说服被平等交流代替;抽象概括的工作式语言被富有亲切感的口语、白话取代,甚至时不时地冒出网络用语,流行词汇。事实上,话语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叙事方式的转变、语言风格的转变,从更深层次来讲,话语方式反映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素养。 }'`/fKq  
&n (d};3  
  回应时代大命题的“高沸点” -C'rBbf  
Xf8 EX  
  如果说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国家级媒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那么地方媒体在回应时代大命题,发现新闻、捕捉新闻中,同样有一展身手的广阔舞台。伟大的时代需要与之相称的作品,变革的时代需要新闻工作者有一双慧眼,在风云变幻中发现真正的宝藏。这也是新闻学经典提法“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的最好注脚吧! j7j{)L0U  
SS{6ArUG  
  新闻通讯类一等奖作品,石家庄日报的《栾城农民敢闹海》,记录了一群从种地到种草,从不懂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到娴熟应对市场变化的栾城农民的十年变迁,深刻反映了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宏大主题。同时也凸现了农民作为生命个体,面对这种转型带来的脱胎换骨的变化,蕴含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G$@MuL{  
8R8SbA#y  
  同样写经济增长的转型,大众日报的新闻评论《不是所有弯道都是超越好时机》,则把视野放在更广阔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千方百计保增长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有些地方领导提出的“弯道超车”论,通过详实的调研和缜密的思考,发出了理性的声音——经济发展的弯道比赛车场上的弯道更为复杂,能超越的往往是具有技术领先等优势的企业和地方,而那些落后的生产力,受到危机冲击更为严重,在弯道中最需要做的是积极推进转型升级。 g]Q:|JLNr  
D?8`P7w@F  
  以上两篇报道,都代表了新闻媒体面对时代大命题、面对社会热点应当秉承的姿态——关注现实问题,回答现实问题。这也是作为媒体人的职责所在——把握时代发展的主题,清晰研判,适时地发出有价值的声音,保持沉默或者“闭门自语”都违背了新闻媒体的要义。我们常说,新闻贵在一个新字。这个新字可以是新鲜的事实,也可以是引领风气之先的有价值的观点。只有越来越多地回应时代热点的鲜活新闻登上我们的媒体,才能使媒体的明天依然灿烂。 AN{ j23  
jsZPwwRu  
  本源回归的努力还体现在消息《全球最快列车驰骋南中国》的采写上。笔者认为,虽然它只获得了二等奖,但确属新闻消息采写的佳作。近年来,在某些新闻报道越来越长、越来越像文件,而另一些报道越来越浅、越来越像口水的时候,这篇消息让人眼前一亮——重归新闻学教科书关于消息写作的经典论述。这篇700余字、分成11个小节的消息写得神采飞扬,写出了速度改变中国的无穷意境。报道武广高铁开通的新闻作品多如牛毛,但这篇由人民铁道报兵分三路,精心策划采写的报道,确实以他们对中国高铁的深入理解、广博的知识背景及富有画面感的现场描写高出一筹。 f `[  
0 [<^Y  
把握舆论监督报道的发力点 BoM`|vjN  
e2IU{1.UN  
  纵观近三年的中国新闻奖作品,有相当篇幅都留给了舆论监督报道。这也是媒体人对“新闻推动社会进步”理念的坚守。 >|[jph _/  
E DN2dF  
  在本届一等奖获奖作品中,广播与电视的舆论监督报道占的比重较大,但在二、三等奖获奖作品中,分布相对均衡。2009年的舆论监督热点包括和谐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如“开胸验肺”事件,深圳市总工会首开全国先河、公开谴责不良企业(《企业主:就是告倒了工厂也没用 深圳市总:“不良企业,深圳不欢迎”》)等;教育、楼市等事关国计民生的社会热点,如《聚焦小升初》,《温州,望“楼”兴叹》,《海南教育,该为8000名满分考生羞耻》,以及颇具影响力的公共事件如《杭州“5·7”飙车案》等。 '2N1_% c  
i974/K o  
  在网络时代,舆论监督报道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呈现出许多特殊之处。尽管中国青年报曾发表评论,对业界滋生的不负责任的“据网友曝”的文风提出批评,但是,众所周知,如今越来越多的舆论监督报道依靠网络得以发端。对传统媒体来说,在新形势下,如何把握舆论监督报道的发力点是一个新的挑战。此外,传统媒体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生活,在社会大转型的背景下,如何发力?换而言之,什么样的舆论监督报道才是一个负责任的媒体真正应该追求的?笔者认为,那些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涉及多数人的利益,并能推动人们对那些不适应现代社会转型和科学发展的制度进行思考、追问乃至彻底改观的报道,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释放舆论监督报道这一样式的能量。 64SzjMBsL  
*:AQ G?D  
  智取突发事件的截断点 Rs:C%'H `  
} 9]V[cp_  
  与往届新闻奖相比,这次新闻奖的获奖作品中突发事件的报道增多,如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系列报道,新疆的“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这些突发事件的获奖作品多为广播电视及网络媒体所得。这其中可能有作品报送方面的问题,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报纸在全新的传播格局下,对突发事件的首发权正在受到挑战,微博、手机、网络等往往成为突发事件的首发媒体,而突发事件本身所具有行进性、冲突性,又使广播电视等占据实时同步报道的优势。然而,面对突发事件,报纸只能在深度剖析上做文章了吗?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这样的努力,也并不一定靠得住。虽然报纸一向有自己骄傲的深度优势,可是在突发事件中,以快捷见长的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也未必就主动地撤出深度剖析的领域。所以,作为传统媒体,在先发优势基本没有、后发优势并不明显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掌握这个截断点,就成了必须回答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些新形势下显现出来的新问题,值得传统媒体人从新闻组织的生产流程、新闻采集方式等多个层面进行深思和探索。 *zY\C=  
XwfN<_&1  
  回归新闻本源,创新新闻报道。在传播手段日新月异,传播格局日益变化的今天,传播技术与手段的更新会重写新闻理论的教程,但我们相信,总有一些朴素的信念穿越了时空,在纷繁多样的传播活动中,得以坚守。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11818)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