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浪花纷飞,平台上妙笔生辉。中国企业员工互动平台《生活浪花》栏目自开办以来,受到众多读者与作者的大力支持,在这个栏目里涌现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文章,不但大大丰富了《生活浪花》这个栏目,而且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陶冶了人的情*。为进一步办好这个栏目,本着“鼓励原创,培养新人”的原则,我们决定在《生活浪花》举办首届“情系工人”征文活动。 &M\/
3tho
C<*#8h
Q
活动要求:讲自己身边事,写自己身边人,题材要以工人为中心,也包括机关普通员工等,生动记录当代工人的深刻思考、心灵感受以及精神风貌。可从多角度展现工人的风采。主题要积极向上。征集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和报告文学四类未正式发表过的作品。一般散文在2000字以内,诗歌在100行以内,小说在3000字以内,报告文学在8000字以内。创作感言要结合作品写,60-100字即可。 ,:6C=ahr?
[backcolor=#ffffcc][color=#ff0000]投稿方式:作品要在本帖后跟帖,并在《生活浪花》单独发帖,凡参赛作品需在题目前注明“征文”字样,并在题目后注明体裁,如果是首发作品,请在作者姓名后面注明“首发”字样。 R
T27V!@-
Oz;Gajlh
征文时间:2007年12月01日——2007年12月31日。 T
hScw_I
$R03q5%
评奖标准:以文章质量为主,参选作品点击率和回复数为辅。 (0X^C
$z%
"?zobx
奖励方式:征文结束后,将邀请平台版主及编辑老师对征文进行评比,将设置一等奖1名,奖励鼎币1000元;二等奖2名,奖励鼎币800元,三等奖3名,奖励鼎币500元;优秀奖10名,奖励鼎币200元。在征文过程中随时挑选优秀作品向相关媒体推荐。对于评出的一二三等奖除给予鼎币奖励以外,还将由互动平台《白领·蓝领》电子杂志予以刊登。 ggIVnky^B
\y oFwV
注意事项:来稿征文写清作者姓名,联系地址和邮政编码。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反之,文责自负。为鼓励首发作品,我们还会给予加亮处理。希望大家积极投稿,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F lv^!
[/color][/backcolor]
|
一共有 126 条评论
这或许不能算是奇迹,但却是一座和瓦斯抗争的丰碑,在丰碑后面,有瓦斯队的卓越功勋。近日,笔者走近这个瓦斯治理的“先锋队”,探访这个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
丰 碑 背 后 的 故 事
■ 方向 潘林
故事一:“427”,一个带血的数字
矿井瓦斯,被称为吃人的老虎。南桐煤矿是一座煤与瓦斯严重突出的矿井,翻开历史,自1938年建矿以来,有记载的瓦斯突出次数就达427次,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 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矿工鲜活的生命被瓦斯猛虎吞噬,至今催人泪下:
1960年12月14日,南桐煤矿南翼4号层掘进上山发生煤与瓦斯突出,4名矿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69年4月25日,南桐煤矿南翼 +零3号半石门放炮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突出煤量3500吨,涌出瓦斯达125万立方,13名矿工遇难,死难矿工的尸体被抬出矿井,摆成了“长街”;
1972年,南桐煤矿南翼0307一段工作面再次发生重大瓦斯喷出事故,13名矿工不幸罹难,白发人哭黑发人的场面非常凄惨……
谈起些瓦斯事故,老矿工霍永楼的眼神是那样的深沉和悲壮:“它深深刺痛了我们南桐人的心。”
当瓦斯突出、爆炸的余烟慢慢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瓦斯事故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数字。痛定思痛,这些惨痛的教训永远铭刻在了南桐煤矿瓦斯队干部职工心里,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地和瓦斯抗争,只为了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故事二:刘成富“虎口脱险”
“瓦斯突出有前兆,有时精明一点完全可逃脱。”在南桐煤矿瓦斯队工作20多年、多次与死神擦身而过的副队长刘成富告诉笔者。他讲诉了一个“虎口脱险”的亲身经历。
那是在1996年6月19日,他与其他3名工友一同来到井下预处理5号层瓦斯,在处理过程中,突然听到传来一阵“啪啪”的响声,这是发生瓦斯突出事故的前兆,正在钻孔施工的刘成富也感觉到了有瓦斯顶钻头的现象。“快跑!” 刘成富马上大吼一声,大家拼命往外跑。
“瓦斯突出的数十吨煤炭排山倒海般从洞里涌出,感觉有一股巨浪将自己‘抬’着往外推。” 刘成富说。本来他和屈建明是手拉手跑的,但是被气流冲开并被推倒在地,头盔早不见踪影,里面空气越来越稀薄,大家拼命爬到两米外的风口,大口大口地呼吸,然后找到电话向外求救。
在一般人眼里,瓦斯猛于虎,甚至是给矿工带来灾难的恶魔,但在刘成富看来,如果采取得力的措施,驯服好它并不难。他说:瓦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掉以轻心,疏于治理和防范。
故事三: 洪灾后的“涅盘”
2002年,南桐煤矿先后经历了“1.13”瓦斯突出事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系统有史以来罕见的“6.13”特大洪灾事故,井下瓦斯抽放系统全部被洪水冲毁。南桐人没有被灾难吓倒,瓦斯队职工宣誓大会上,全体干部职工“灾后重建、生产自救、不制伏瓦斯誓不休”的口号撼天动地。
管子工袁宗,年迈的岳父患癌症在医院动手术,妻子多次催促他到医院去看望。当时正值瓦斯抽放管道安装,人手不够,他不但没有向队长请假,而且就这事对谁也没讲,结果妻子找到了队上;电工包清春患有皮肤病,被水一泡浑身都长满了疙瘩,又红又痒,队领导劝他休息,他却怎么也不愿意,仍然坚持下井和工友们一起拉瓦斯监测专用通讯电缆……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困境面前,瓦斯队职工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他们虽然没有可歌哭泣的感人故事,但他们用不屈的精神,将洪水冲毁的瓦斯抽放系统重新恢复起来了,现代化的瓦斯监测监控系统达到省级标准,瓦斯队代表公司参加重煤集团2006年防突工岗位技能比赛还获得团体第一名……
故事四:段队长的铁血柔情
“段队长,他们已经认识到‘偷进尺’的危害和后果,并重新打孔达到了标准,你看是不是适当处罚一下就算了?”
“不行,我是只认责任不认人,谁违反了规定都要受罚。”……
瓦斯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段启刚是一个铁骨铮铮的中年汉子,他的“铁腕治军”管理风格在全矿有名。今年8月25日,他在井下-380/408工作面检查疏水降压孔时发现,钻工在打孔时深度不够,经测量,整整差了30米的进尺,导致排水量不大,他当即责令重新打孔,并按照队里的规定对3个直接责任人进行了1500元的处罚,有人找他说情,他怒目直瞪,说情人只好悻悻而去。
还有一件事让段启刚记忆犹新,有一天,他接到瓦斯检测员的井下电话汇报,按照经验判断,75002工作面瓦斯浓度有点高了,但是,瓦斯自动监测报警断电仪却没有自动报警。他立刻换上工作服赶到该工作面,经过排查,发现不知是谁把仪器监测头灵敏度调低了。段启刚愤怒了,他在全队职工大会上慷慨激昂地发出了“谁把瓦斯监测当儿戏谁就走人”的严重警告。
该队主要负责全矿的瓦斯抽放钻孔施工、抽放管道安装拆卸、瓦斯监测、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等工作,作为“驯虎”带头人,段启刚说:瓦斯综合防治抓而不紧近乎不抓,治理瓦斯必须下狠功夫。
“其实段队长抓瓦斯综合防治除了敢动真格,他还粗中有细,重煤集团其它公司还到咱们队参观学习精细化防突基础管理经验呢!”管子工杨志华自豪地如是说。
“莫道尽铁血,英雄也柔情。” 在段启刚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全队职工的家庭地址和联系电话,甚至连职工性格、爱好都纪录得一清二楚。
2004年从掘进队调到瓦斯队的王永怀,性格老实,因为在班上和别人开玩笑,一赌气,不顾还差几天就可以拿到手的“满勤奖”,不回队上班。今年9月28日这天晚上12点多钟,他正躺在床上抽闷烟,门外一阵敲门声,开门一看,是队长段启刚和大班长冯高伦,他们出井洗澡后连家都没有顾得回就深夜赶来家访。
“你父母都有病,家里有2个小孩,全靠你一个人的工资养全家,不上班怎么行?……” 段启刚一席推心置腹的话让王永怀第二天就回队里上了班,从此,他月月拿“满勤奖”。
职工谁家有困难,他带领队管干部去帮助;谁小两口有矛盾了,他出面进行调解;谁生病住院了,他自己花钱买水果、罐头去看望……,段启刚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后记
“瓦斯队气顺人和,750天没有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显现了精细管理和科技创新相结合的效果。”这是重煤集团到该队安全检查时一位专家的评语。近年来,该队精细管理强基础、科技创新促发展,每台钻机的月效率平均达1500米,每年平均抽放钻孔进尺10万米,每年平均抽放瓦斯量达1000万立方米。特别是在今年,还全国首创了常压水力洗钻孔煤层瓦斯防突技术。该队连续两年被南桐矿业公司评为“先进基层科队”,今年9月,又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
通信地址:重庆市万盛区南桐矿业公司干坝子洗选厂政工部。
联系人:向德良
邮编:400802
电话:(023)48340828 13983798778
穿一件黄马褂,倚一栏钢桥,粗糙的手在钢梁上灵巧地滑动,黑红色的漆末儿从他手上的钢丝刷下飘飘而下。满是灰尘的脸上,几道汗水顺着小黄帽下花白的头发不住地滑下来也顾不上擦……我无数次地梦到这一幕,这个穿黄马褂的、曾无数次出现在我梦里的人,是我的师傅。
我师傅是四川人,是修襄渝铁路时从地方招工的,铁路修好后转到焦枝线上当桥梁工,直到退休。他有一个儿子,很小,有一个老婆,和他一样年老。四川达州人。我知道的,就是这些。
93年的时候,我从学校毕业分到桃子岭桥梁工区。听名字,这就不是一个什么好地方。绵延不断的大山下,有一小块空地,搭着一间活动木板房。
听说我是新来的,工区的师傅都很好奇,大学生怎么会分到工区啊?师傅们都啧啧称奇。从今天起,这个就是你师傅。工长指着一个驼背的老工人对我说。师傅赶快帮我接过行李,说,二娃,跟我走。
铺床的时候,床底下的草还有半米深。师傅们看来都习惯了,连草也懒得割。师傅细心地把我床下的草割净,帮我把床铺好,又想了想,说,你没有带蚊帐啊?我说是啊。没有蚊帐你可受不了。师傅从他一个用废铁皮做成的箱子里,拿出一床崭新的蚊帐给我挂上,你会睡个好觉的,师傅说。
我们的工作就是每天拎一桶油漆去附近的一座大桥除锈、刷漆。我是新手,不太会刷,总是刷很厚的漆,流挂得很厉害。师傅耐心地一点点教我,一遍遍地示范给我看。
工区没有热水,我们都用冷水洗澡。有一次,我洗澡的时候感冒了,发烧得厉害,吃不下饭。师傅每天下班就去山上采磨菇,洗净,点上他心爱的煤油炉,单炒给我吃。
我在学校里就喜欢写写画画,发表过一些文学作品。上班后,我还是放不下这个爱好,经常写写小新闻、小报道。有一天,段上来了一辆车,到工地上把我喊下来,说要我到党办助勤。我慌得脱下工作服递到师傅手里就走了。一个星期后我回工区的时候,师傅把我的工作服、床上的被子、床单都洗得干干净净。要走的时候,我把师傅的蚊帐递给师傅,师傅说,你带上吧,你怕蚊子咬,有了蚊帐就不怕了。
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写稿子,师傅在办公室外面喊我。我高兴极了,赶快起身把师傅迎进来。师傅身后还跟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快叫哥,师傅指着那个少年说。我才知道,这个少年就是师傅的儿子,来准备接班的。
那两年,是流行接班的,但是门关得越来越严了。我早知道师傅有一个儿子,在上一年就催他把儿子弄来接班,可师傅死活不答应。和师傅同时从襄渝线上转过来的老工人们大多把子女弄来接班了,就是师傅没有动作。我一次次催他,跟他说再不弄,怕关门了,再也赶不上了,师傅才犹犹豫豫地把儿子弄来。可是,实在是可惜得很,那一年,铁路把门关死了,不让接班了,师傅的儿子没有接上班。
师傅一夜间头发全白了,背驼得更厉害了。师娘从老家赶来照看师傅,直抹眼泪。从师娘的嘴里,我才知道,原来师傅在上一年就和师娘商量过,只是师傅舍不得过早离开工作岗位,想晚一点把儿子弄来接班,在我不住的催促下才把儿子弄来,谁知,铁路关门了。
师傅这一辈子就这一个儿子,由于长期两地分居,中年才得子,要退休了,儿子才十六岁。本想让儿子接自己的班,没想到,也没接成。
师傅按期退休了,同乡们都笑他,说他没本事,辛苦了一辈子也没给儿子弄个工作。
师傅退休的时候,我没能去送他,让别人给师傅捎去一床电热毯。同事回来说,师傅老问我为什么没能去送他,我无言以对。
十多年过去了,我无数次地在梦中梦见我的师傅,我好想知道他现在过得好不好,儿子在干什么。
我的师傅,左宗源,原郑州铁路局襄樊分局枝城桥工段副工长,先后22次获得郑州铁路局“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称号,曾获“全路火车头”奖章。(丁于兵)
通联:湖北省襄樊市襄樊车站办公室 丁于兵 邮编:443001 电话:07103021982
创作感言:“对于中国的教育,我们并不要完全禁锢于形式。当老师是育人,当商人也是育人的,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更在于人的行为表现是否对我们存在的空间起到净化的作用。”这是我的小学老师在信中同我对教育问题的谈论,感受颇深。
道光老师尊姓刘,在立新小学教数学。立新小学是村办学校,但缘了是挨着城子最近的村子,村里的人们和城子里的街坊及沿城而居的菜农户多有往来,修立新小学的时候,城子里的街坊和菜农户在镇公所的组织下,都捐了钱的,所以,立新小学也接受城子里和菜农户屋里的伢子就读。渐渐地,立新小学教学的名气跟城子里镇公所中心小学齐名起来,而对老师的称谓也随了城子里街坊多以名字相称的习惯,于此,刘老师就成了道光老师。
而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路上,同学们背地里都喊他——道光萝卜。萝卜在城子里被冠以人名后面,是带了贬义的,大体是讲这被安了绰号的人脑壳子里少根筋。道光老师的这个绰号,跟他的爹娘有直接关系。他的父亲读过两年私塾,尔后就在城子里毛家的商铺,谋了一个伙计的差事,在沿城而过的河滩上甩船走跑漕运,买卖一些盐货。他娘在屋里生养下他,带了口信到船上讨名字,他的父亲张口就说了道光,道光年间漕运和盐业都昌盛,就喊道光,刘道光。而到了道光十岁的光景,城子里闹饥荒,街坊们多以煮萝卜为生计,他娘肚子里正怀着又一个毛陀,每日里咽着萝卜,肠子都要沤出酸来,那日见道光嚷嚷着还要吃,眉头就蹙紧了,呵斥:吃吃吃,吃成个道光萝卜。少年道光就瘪了嘴,哭丧了脸出得门来,到河滩上大声的吼:我不是道光萝卜,不是道光萝卜……幼稚的声音越传越远,仿佛风,弥漫过河滩水面,城子里老一辈的街坊就笑了,再见到道光时,就喊道光萝卜,而后看着少年的道光一副窘迫的样子,哈哈乐开来。
青年道光先是打算去参军的,但不晓得什么缘故,他被卡在那个来带兵的小军官手里,硬是没通过。镇公所武装部长邓武装就拍着他的肩膀头说横直你读了书的,莫要一条道走到底也是对的。回转屋里去,和你爹爹打讲一声,名额让出来了,让公社给你屋里记十分工。
青年道光偏起脑壳,看了邓武装,一字一字咬碎了问:“那我这个名额是让给你屋里那个蠢材侄子了吧?”
“这个问题就不是你我能够关心到的事了,部队里招兵的人讲了算的。”邓武装丝毫不动声色,仍拍着青年道光的肩膀头。
青年道光鼻子里嗤出了声,掉头就走。“当真是个萝卜,寡味得很呢。”邓武装冲他的背影摇摇头,转身和别的人说事。
城子里最后招了十七个兵,青年道光站在参军光荣的军车下,仰着脑壳对傻呵呵笑的蠢材侄子喊,你趁早在部队里学清白点回来,是顶了我去的呢。莫丢脸丢大了。
晓得了。我叔爷嘱咐我还要争取提干呢。蠢材侄子俯下身子,对青年道光又说,我保准能提干回来,我叔爷讲了听话是最紧要的。
青年道光拳头握得咯吱响,吊在手臂上摔了摔,冲蠢材侄子说那最好不过。
军车扬起的灰尘,盖了青年道光满头满脸。他站在原地,没有动,半晌,回转来,和喜滋滋进屋的娘碰个正面。
“道光,道光,娘跟你打讲啊,有个民办老师的空缺呢,村支书刚才讲保荐了你。”娘跟在阴沉着脸的青年道光身后转。
青年道光猛的站住了,回转身看着娘,说:“又是您去央求支书了吧?”
“没有,没有。娘也认为是老天开眼了呢,支书刚才搭了口信过来,让我到村支部他屋里告诉我的。”娘迎着青年道光的眼睛,有丝诚恐,有丝惶惑。偶尔间,娘也会望着青年道光的身影,暗暗的想一些她自己根本寻找不到答案的感受——在每天如期而至的日子里,娘明显地倍添了因对儿子的依赖而并发的惶恐。到底还是岁月的罪过啊,衰老飞快的来了。
“那为么子?”青年道光将信将疑的看着娘,声音已然柔和了很多。
唉——,娘叹出轻微的一口气,说:“你爹爹和我一起去的呢,他还在支书屋里吃酒。等他回来,再问吧。”
青年道光的爹爹略微有些醉,村支书家里酿的米酒是城子里酿酒的夏四娘屋里专供的,要比一般屋里要老一些。爹爹吐着酒气,冲青年道光说伢子你走运了,走运了呢,支书屋里的二曼相中了你,讲是非你莫嫁。
青年道光瞬间无语。他和支书屋里的二曼偷偷谈爱已经有大半年了。青年道光要去参军,她固执的说:“你要是到部队里干得好,提了干部,肯定就不会要我了。我不管,我们现在就讲好,你自己要能走成当兵,我也没得话讲。要是走不成,我等你一天,你不请媒人来我屋里提亲,我就自己跟我爹爹说要嫁到你屋里。”两个人不欢而散。
青年道光在这一刻第一次清晰的握到了命运的安排的感觉,原来一切就是这么注定。他耷拉着脑壳,说那您们就请了媒人去吧。
洞房夜,二曼坐在床帮上,抚摩着醉得烂如泥的青年道光的背,说我娘帮我们到嵋山上去合过八字了,八字先生讲我们两个命和,家运行好五十年都不止呢。
我没有见过青年道光,我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是道光老师了。他代我们三年级的算术课。
啪,课桌上猛的一声响,把我惊得抬起了头。是道光老师了,他把手里拿着的课本书掷在我的面前了,我在课桌抽屉里藏着的《少年文艺》被他拿到了手里。“上课就看这样的书?仗着学习成绩好,是不是?听别的老师也讲过你上课看课外书,还半信半疑的,今天还真是这样。”道光老师咄咄逼人的眼神让我害怕,“我看,这次地区数学竞赛,你就不要参加了。我不要只依仗成绩好就可以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我不吭声,眼泪却自己漫过眼眶,流了下来。《少年文艺》总是在上午第二节课课间*的时候被邮递员送到学校来,班主任青梅老师的女儿咏娇也就能够在第一时间拿到书。她每次都肯把书借给我,但都先讲好了上午散学就要还她。“嗨,这期的《少年文艺》上的异想天开,有你写的。”咏娇隔我两排坐,她刚才传过来一张字条。
“恩,怎么不说话?你给我一个理由啊。”道光老师语气缓和了下来。我的嘴角紧紧的抿着,但眼泪还是渗进了嘴里,有丝咸,有丝涩。下课的铃声就响了。
这样,我的地区数学竞赛资格真被取消了。那段时间,我很久不和道光老师说话,但算术课的作业和测试比任何时候都好。
“春三爷,你屋里妹子有股子拗劲呢,是个读书的料子。就是脾性要再改些才好。”道光老师到我外公家家访,跟外公直言。
“道光老师啊,莫怪我屋里妹子,取消了她参加竞赛的资格,她在屋子里已经偷偷的哭了好几次呢。伤了妹子的自尊了。”我的外婆抢先接了道光老师的话回复。
“她可以解释的嘛,拗到那里,什么也不说。尽管青梅老师后来跟我讲了经过,但我还是认为,上课不遵守纪律是不对的。”道光老师平静的看着我的外婆,又说:“春三娘,每个人都会有给自己屋里的伢子护短的时候,但这次不行,妹子的性格要引导。”
“爷”和“娘”在城子里是对年长的老人的称呼,若是年轻的,多称以“少”和“娘子”。
“我哪里是护短哦,实在是妹子哭得可怜,问她,她又不说。最近些日子才觉得她心情好些起来了。是个要强的命,只怕将来更苦呢。”外婆叹息着,说。
“道光老师,你看我们要么样做,才好引导妹子呢?”沉吟半天的外公开了腔。
“读书,大量的读书,但要告诉她读的过程中要学会思考。至于平时嘛,我会从抓她的课堂纪律这样的小事上,给她一些认识的。”道光老师说,“眼下就是要我们两方多沟通些情况就好。象刚才讲妹子哭得可怜,我都不晓得呢。那现在,我就先走了,还有两家要走访。”
我一直垂着眼睛站在外公身边,听道光老师说要走,我没有动,只是抬起了眼睛,视线里道光老师笔直的背影里透出来的耿直和严慈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底,直到今天仍让我记忆犹新。
但当时,道光老师的耿直和严慈并不为我们理解,同学们背地里流传着他的绰号。我也不例外,直到一天,道光老师家的二曼,也就是被我们称为道光娘子的二曼喊了我到她屋里。
“妹子,你帮我一个忙啊,跟同学们私下里讲讲,莫传道光老师的绰号吧。你们不晓得他心底有多苦呢。”道光娘子从瓮坛里端了烘糕出来,放在桌子上,让我吃。又说:“昨天夜里,道光老师吃闷酒,讲了很多话,我听了,都是为*心你们学习上的事,反到落得你们不理解,他讲这是做老师的悲哀,一片壶心落到水里了。”
我的脸色绯红,道光娘子的话句句落到我耳里,钻进心里,直接的加快了我的心跳,我呼吸有些不畅,两只手不知不觉的爬上来,握到了一起,低低的应了她的话,说:“同学们就上觉得道光老师严厉,也没有别的意思的。我回转去,跟大家讲讲。”
咏娇第一个冲我翻了白眼,小声嘀咕:“又不是我们捏造的绰号。学校里都还有老师喊他道光萝卜呢。”
“那我不管。左右道光娘子讲了,我们就管住自己不喊吧。”我对咏娇笑了笑,为什么笑,我不知道。
小学的时光很快就流转走。升学考试后,道光老师到我外公家做了最后一次家访。外婆特意割了一斤五花肉回来,款待他在屋里吃夜饭。那晚,道光老师和外公说古道今,及至深夜。我仍然待在外公身边,看着道光老师平静的讲述的模样,怎么也想象不出他苦闷的情形。
“悟性,对一个学生来讲,无异是一种天赐。妹子有了。”道光老师微笑着看着我,掉了眼光看着外公,又说:“但我还是那话,读书最终的要义还是思考。人要从书本中汲取修身养性的东西,就会受用无穷。”
“我记得了,谢谢道光老师。”我站起来,一边给道光老师添茶,一边说。
“不要谢的,这是做老师的责任。”道光老师点头,而后,他和外公谈起了城子里的一些事情。我最记得的是他们说到了邓武装那蠢材侄子。“还真提干了呢,部队真是锻炼人啊。”道光老师说。
“环境也会造就人的。那侄子脑壳开窍慢了些,但老话说的好,勤能补拙。邓武装没有少费心呢,每次写了信都是要一再嘱咐好好听话好好干的。”外公端了茶杯,吹着漂在杯面的茶叶,说。
“是这个理。”道光老师笑,把杯子里的水轻轻荡了,和着茶叶一起咽到嘴里,告辞了回转去。
三年后,我从初中转学到父母亲工作的赣南的一所农村重点高中读书。高三时节,外公病逝。因了高考在即,我没有能够回到城子里。那段时间,母亲上班以外,回转屋里来,常常精神有些恍惚,她还不能接受外公的逝世。一个星期天,父亲喊了我,一起陪母亲到高中学校旁的茶场散步。茶场里随地蔓延的茉莉花舒展着枝叶,散发出清香。
“青梅老师还好吗?我接到咏娇的信了,她说她考不上大学,就打算找工作了。”青梅老师和母亲是初中同学。
“还好的。”母亲看着我,说:“你外公过世,道光老师来了呢,里里外外的帮衬。他现在是立新小学的校长了,但我听二曼讲,道光老师向上面保荐了一个年轻老师当校长,他自己打算开铺子,做文体生意。”
“道光老师要经商了?怎么这样啊?”我有些意外。夜晚给咏娇回信,我问她情况是否属实。很快的,我接到了她的回信,一并的还有道光老师的一张简短的信笺附在她的来信中。
道光老师写着:对于中国的教育,我们并不要完全禁锢于形式。当老师是育人,当商人也是育人的,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更在于人的行为表现是否对我们存在的空间起到净化的作用。
道光老师的信笺,令我久久回味。这一年,他的文体铺子在城子里最繁华地段开张了。
希望有一天,我能够回到城子里,用DV记录下道光老师的生意经,因为,这么多年以来,道光老师的文体铺子闪烁着一道美丽风景——拒绝盗版,传播文明。
李茂
创作感言: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我们呼唤并开始实践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和谐团队等等和谐型组织时,是可悲?孰可悲?切实从细节着手,做好服务员工、关心员工的工作,是我们不可丢弃的优良传统。
奎屯老实。
接到打增援的命令,当即从N城出发,昨夜2点多终于赶到F城的H镇。借了车站昏黄的灯光,再次看了看临时集合驻地的地址,和车站门口的摩托车司机讲好了价钱,突突突突着就到了驻地。
驻地在一处山洼里,零星的几幢房子沉睡在冬日的夜晚,显得格外寂静。
奎屯看见一间房门上挂着一个办公室字样的牌子,就敲响了房门,压低了嗓门连说了三四遍我是从N城来报到的,叫奎屯。而后,就立在门边,侧耳听里面的动静。
房里终于有了响动,迷迷糊糊地传出一个声音奎屯奎屯,你就不能让我睡个安稳觉?这深更半夜的你让我到哪里给你安排住处去?自己到镇上随便找个旅社先住下吧,明天一早来报到。
奎屯举起手指,准备再敲门,手指落到半途,停下了,他看了看黑着灯的房子窗户,叹了一口气,转身离开了门口。
镇上?镇子朝哪边方向走都摸不着呢。奎屯看了看表,快三点了,再过两个小时也就天亮了,熬一会吧。奎屯把拧在手上的简单行李包放在了房檐下,坐了上去。但不一会,他就坐不住了,冬夜的寒意似乎沿着头发根往身体里渗,捂在棉大衣里的身子感觉越来越凉,而腿脚也开始发麻。奎屯甚而打了几个寒噤。他站了起来,伸出笼在袖子里的双手,在脸上使劲的揉了几把,脑子似乎暖和了些,于是,他决定在房门口轻声的走步,活动活动身子。
远处农舍,传来了报晓的鸡鸣声,这使得佝偻着身子的奎屯略微振奋了点,张大了嘴打出一个长长的哈欠,站定了,张开臂膀又做了几个扩胸运动,看了看昨晚敲门的房子,还没有动静,忍不住嘟囔了这事整的,还不如不那么紧赶慢赶的来呢。人事部通知得火急火燎的,这里好象还没有紧张的味道。还是冷,但天色已经泛白了,奎屯这时候才看清楚房子离公路不远,隔着两三百米的样子,山洼里间黄的枯草上已经落了一层白霜。眼前的景象诱惑着他又打了一个寒噤,奎屯咧嘴茫然的笑了笑,瞥了一眼行李包,开始往公路上走。再回到房子前时,奎屯觉得有些累,就坐了下来,什么时候打盹了,他没有清晰的时间概念,总之,是一声大嗓门把他从迷糊中惊醒。
“这不是奎屯吗?咋搁这窝叭着呢。”是食堂的“秦大嘴”了。
嘿嘿,是你啊大嘴,早说你在这啊。奎屯说着从包上站了起来,又说刚到呢,从N城听候调遣过来打增援的。
这大冷天的节骨眼上调这来的,可都是精英。还要陆陆续续来好几百号人呢。办公室的人一会也要起床了的,你先到厨房里待会吧。秦大嘴弯腰拧了奎屯的行李包,招呼了他一同进了房子旁边的厨房里。
奎屯的H镇的这场突击战就在他踏进厨房,感受着炉火的温度,身子逐渐暖和起来的思绪里迎面的来了。
李茂
生命因此而精彩
在徐州铁路34宿舍,有一个被誉为徐州“张海迪”的女残疾人,名字叫王玲。这位身残志坚,敢与生命抗争,永做生活强者的“路嫂”,去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残疾人自强模范”。在她背后,还有一位令她骄傲的丈夫—徐州铁路工务一段养路工、优秀党员张伯诚。是他,用自己的真诚与爱心,为这个家庭的和谐与美满作出了巨大牺牲,为鼓励残疾的妻子勇敢地站起来为社会作贡献付出了汗水。
王玲3岁时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小小的年纪便成了一个重度残疾人。从此,这个生着一张漂亮脸蛋的小姑娘的一条腿竟像软面剂似的再也无法直立,幼小的她在痛苦中整日与拐杖为伍,不想这一拄便是数年。
今年45岁的王玲,是一个自幼失去童年欢乐和幸福的女孩。也许是是革命军人后代的缘故,从她患上腿疾的那一天起,这个要强的小姑娘就与病魔较上了劲。上小学前,她就以超乎常人的勇敢,接受了好几次腿疾手术,尽管疗效不佳,但她一刻也没有放弃,她时刻梦想着自己能够自立。 12岁时,她经历了人生最大的考验,她父亲的老战友,一个老资格的骨科专家为她进行了一次叫做“肌肉搬家”的手术。所谓“肌肉搬家”,就是膝关节以下的肌肉整个挪位。这可是一个连成年人都难以忍受的痛苦考验,当时的这位大夫顾虑重重。一是担心她年龄太小,怕她无法忍受刀下之苦,二是怕万一手术失败,会给她留下后遗症,造成终身遗憾。但是王玲,这个品学兼优的“红领巾”却以惊人的毅力经受住了考验。她说:“只要能站起来,能丢下拐杖,再大的痛苦我也能忍受”。就这样,在她坚强毅力的支撑下,手术还算成功,乐得小王玲在未拆开石膏布的情况下就毫无顾忌地扔下拐杖,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尽管她走起路来踉踉跄跄,前仰后合,可她仍努力地去实践,一步一步从未间断。
结婚后,王玲身残志不残,在丈夫的悉心照料和鼓励下,勇敢地扬起生命的风帆,向命运挑战,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跨越,挚诚地呼唤着春天,拥抱着春天,把她对生活的热爱,倾注于著书立说中,成为徐州市残疾人的骄傲。
那时,王玲已是徐州市货运三公司的职工。为了方便工作,在丈夫张伯诚的帮助下,王玲在一遍又一遍的摔打中学会了骑自行车。1992年,由于单位效益不景气,加之身体的原因,她拖着残腿,和伙伴们一起回到家里,成为公司第一批下岗职工。在刚下岗的那段日子里,喜欢说笑且又活泼的王玲像一只失去自由的小鹿,默默地呆在家中,深感无所适从,有度日如年之感。看到妻子的沉默,张伯诚便千方百计地给她讲故事,最大限度地在思想上开导她,在精神上安慰她。爱人的真诚和体贴入微让王玲又重新振作起来。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干些力所能及的事,她在丈夫的帮助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筹备,精明能干的王玲自己开起了小商店,街道办事处还请她看过车棚。王玲打小就心灵手巧,空闲中,她充分发挥女人爱美的特长,自己设计、加工制作起了床罩、被罩。宿舍里的左邻右舍经常看到她用残腿蹬着自行车到处推销,心中涌起阵阵怜悯和赞叹。生活的艰辛,使生性活泼的王玲体会到了丈夫的忠厚,让两人在今后的艰难生活中相濡以沫,更加恩爱。
“人生苦短,生命可贵”。心地善良的王玲每每看到电视里和生活中有人惨遭不幸,她总是把他们和自己的不幸联系起来。在她每日必写的日记里,记下了许多感慨,“越过坎坷去拼搏,才是真正的强者”。为了抚慰心灵的创伤,她凭着自己少年时期作文成绩优秀的功底,决心以自己的生活积累作为素材,萌发了写一篇残疾人同生命抗争故事的念头。几年里,她日思夜想,在繁忙的生意之余,含着眼泪埋头疾书,并终有所成。90年代中期,她创作的第一篇小说《没开的玫瑰》和第二篇小说《忍痛割爱》相继问世。在王玲痴迷于写作的日子里,每日工作并不轻松的张伯诚在生活上给予王玲无微不至的照顾,不仅所有的家务活从不让她插手,还千方百计抽出时间骑车带她到处去收集素材。那年夏天,烈日当空,在和平路云龙山上坡处,张伯诚汗流浃背地用自行车推着她。王玲不忍,坚持要下来走,张伯诚却说:“要累就累我一个人吧,一个人出汗比两个人都出汗强。”看着丈夫在炙热的阳光下汗水哗哗直流,王玲热泪盈眶。 1999年 10月,王玲又在前两篇小说的基础上,重新创作出一部对健康者、同病相怜者的残疾朋友、下岗者、失恋者、屡遭厄运的不幸者都能有振作精神,鼓舞志气作用的长篇小说《迟到的春天》。这部 20多万字,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作品,不仅凝聚了她多年的心血,也饱含了丈夫张伯诚的一片赤情。
为贡献社会,造福残疾人,她自费开通了热线电话,用心去抚慰惨遭痛苦和不幸的人,使之振作精神,面对现实。
书籍出版发行后,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得到王玲所在单位和原徐州铁路分局领导的支持。大家夸赞她为铁路争了光,为路嫂们争了光,为徐州市的残疾人争了光,是所有健康人的骄傲!《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相继作了专题报道,江苏省文联主席、著名作家赵本夫,徐州市文联主席肖俊志等对王玲自强不息的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在全国各地引起巨大反响。许多残疾者被她笑对人生的精神所感动,每日家中电话铃声不断。为了帮助他人解决思想顾虑,和他们交流思想,她省吃简用,自费开通了咨询热线。一个远在常州姓王的个体老板,因经营不善,欠下大笔债务,为此,两口子反目成仇。他说他已经失去了生活的勇气,扬言先杀死媳妇,再自杀。王玲接通热线后,娓娓相劝:“我一个四肢不全的人都千方百计地到处寻求生的希望,何况你才 40多岁,事业如日中天,仅仅为了一时的困难就轻生,还要搭上一条无辜的性命,你能算一个男子汉吗?”在王玲的开导和鼓励下,对方泣不成声,表示要重新振作起来,丢掉烦恼,珍惜生命。就这样,在热线的纽带牵连下,几年中,已有50多个几乎走上绝路的青年男女在她的开导劝慰下,勇敢地面对现实,开始了新的生活,并且和王玲结下深厚的友谊,有了亲戚般的往来。
现在已经担任徐州市残肢协会副主席职务的王玲更加忙碌。她要经常出席市残联组织的各种会议和处理协会事务,时常不在家,来自各地读者的来电来访也让有时休息在家的张伯诚成了大忙人。他像王玲一样,耐心地开导着各种在生活上受到挫折的人。不少不和睦的家庭居然把她家当成了街道办事处的“调解委员会”。一对县区男女青年,结婚几年来,由于感情破裂,竟一路上喋喋不休争吵着来到王玲家“解决问题”。王玲夫妇热情接待,把他们分开在两间屋里。男劝男、女劝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让他们在一起做自我批评。化解了小两口多年的积怨,使之破镜重圆。
在徐州市,残疾人女作家王玲的名气不径而走,大家都以她“路嫂”为荣。特别是王玲勇敢地扬起生命的风帆,向命运挑战的事迹家喻户晓,不少单位请她去传经送宝做报告。2003年春节前夕,由挪威政府援助建立的邳州市“希望之家”领导久慕王玲大名,专程邀请她为学校 90多名重残人员现身说法。期间,她向学校捐赠了几十本《迟到的春天》,讲述了自己与病魔作斗争的经历,鼓励所有残疾人要直面人生。她的讲话,不时被暴风雨般的掌声打断,许多学生家长即席提问,都被她不屈不挠勇斗病魔的精神感动的落泪。今年“三·八”妇女节,徐州医学院、驻徐某部和一些中小学纷纷邀请王玲作报告或是签名售书,在市残联的安排下,王玲都是十分热情地答应和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数年真诚感日月,功夫不负有心人。王玲的对生活的不懈追求,终于在她逐步走向辉煌的坎坷中尝到了拼搏的甘果。
为了丢掉拐杖,和正常人一样生活,40年中,她天南地北,大大小小先后经受 了10多次撕心裂肺手术的痛苦。
2002年 10月 25日,现已 80高龄的知名骨科专家邬化斌老先生深受王玲不悔追求人生幸福精神的感染,专门从镇江赶到徐州,在仔细研究了王玲腿疾的病历后,信心十足地委托其得意学生刘方刚医师为王玲实施“跟腱延长术”手术。据刘医师介绍,所谓的“跟腱延长”,就是把大腿上的筋一点一点拉长,然后打上石膏布,反复几次。这种手术就像过“鬼门关”,别说一个女人,就是男同志闻听后也难免退缩。手术中,王玲痛得死去活来,真正体验了什么叫“生不如死”,但她都强忍住了,自始至终没有发出一声呻吟,着实令实施手术的刘医师吃惊不小。羊年初四这天,是王玲终生难忘的日子,因为她经过 40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这一天结束了走路靠拐杖的历史,迎来了迟到的“春天”。当我们采访她时,王玲显得格外高兴,漂亮的脸蛋笑成了一朵花。她站起身,大大咧咧地来回几趟地走给我们看,除去动作有些迟缓以外,其它均和常人一样。我们都为她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所取得的不菲成绩嘘唏不已,更为她不甘寂寞,为他人排忧解难的大度所鼓舞。
随着王玲在徐州市知名度的提高,她更加忙碌了。几年中,她除接热线电话近千次外,更多的是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应企事业之邀到处作报告。她拿出一张记录表,上面密密匝匝地写着:6月3日,江苏省第四监狱作报告,6月15日,徐州市彭湖监狱作报告等等;去年7月10日,《人民网》专题介绍了王玲,网民点击率极高。王玲还高兴的告诉记者,从去年10月份开始,她又应邀走进了徐州广播电台,成为每周一次的“走进直播室”的业余主持人。当问起王玲今后的打算时,从来不知什么叫“累”的她说,在可怜的空闲时间里,她正在着手写一篇叫做《书缘》的小说,讲述自己怎样与书结下不解之缘的故事,并以此来感谢社会各界对自己多年来的鼓励和支持。
是的,一个残疾女同志尚且能以坚强的意志战胜自我,何况我们这些身体无缺陷者?看着王玲灿烂的笑脸,我衷心地祝愿她在人生的道路上百尺竿头,越走越远。
图为王玲在接听纪录热线电话。
通联:徐州北站党群办 滕福生
邮编:221007
地址:徐州市复兴北路132号
电话:0516-83936542
小灵通:0516-82875273